手机版

芦荟介绍

芦荟(学名:Aloe)为百合科芦荟属植物。别称:卢会、讷会、象胆、奴会。

芦荟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据考证的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,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。这种植物颇受大众喜爱,主要因其易于栽种,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。芦荟可食用的品种只有六种,而当中具有药有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:洋芦荟 (又名巴巴多斯芦荟),好望角芦荟,元江芦荟等。

形态特征

常绿、多肉质的草本植物。茎短。叶近簇生或稍二列(幼小植株),肥厚多汁,条状披针形,粉绿色,长15-35厘米,基部宽4-5厘米,顶端有几个小齿,边缘疏生刺状小齿。花葶高60-90厘米,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;总状花序具几十朵花;苞片近披针形,先端锐尖;花点垂,稀疏排列,淡黄色而有红斑;花被长约2.5厘米,萼片先端稍外弯;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长,花柱明显伸出花被外。、黄或具赤色斑点,花瓣六片、雌蕊六枚。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。

生长习性

芦荟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,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。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  芦荟沙砾灰渣,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。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,腐烂坏死,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,使芦荟生长不良。

芦荟怕寒冷,它长期生长在终年无霜的环境中。在5℃左右停止生长,0℃时,生命过程发生障碍,如果低于0℃,就会冻伤。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-35℃,湿度为45-85%。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生长,需要注意的是,初植的芦荟还不宜晒太阳,最好是只在早上见见阳光,过上十天半个月它才会慢慢适应在阳光下茁壮成长。

分布区域

芦荟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,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。在印度和马来西亚一带、非洲大陆和热带地区都有野生芦荟分布。在中国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有栽培,也有野生状态的芦荟存在。芦荟的品种至少有300种以上,其中非洲大陆就有250种左右,马达加斯加约有40种,其余10种分布在阿拉伯等地。

繁殖方法

芦荟分株繁殖:于春季3-4月或秋季9-11月,将母株周围分蘖出来的小苗,连根挖取,并切断与母株连接的地下茎,按行株距50cm×50cm定植,每穴1株。牙插繁殖:从母株上切取顶芽和侧芽,长5-10cm扦插育苗,约20d生根生定植。生长期勤除草,同时结合松土或培土。每年施肥3-4次,夏季天热干燥时须淋水,雨季注意排除积水。

点击查看芦荟详细的养殖方法

芦荟的主要用途

药用: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、斑纹芦荟、好望角芦荟的叶汁经浓缩的干燥品。性味归经:苦,寒。归肺、大肠经。具有清热通便,清肝除烦,杀虫消疳,小儿疳积,皮肤瘙痒的功效。

美容:现代社会,污染太多,天然食品和美容护肤品由于未受污染,所以对人体健康有利,最典型的就是芦荟,既是健康食品,又是美容佳品。

点击查看芦荟详细的功效与作用

芦荟相关品种

中国芦荟别称:中华芦荟, 特点枝叶宽大,浅绿色叶子上有斑点。

日本芦荟别称:风景芦荟,叶子细小而深绿。

美国芦荟别称:美国库拉索芦荟,特点叶子宽大多汁液深绿色。

非洲芦荟别称:好望角芦荟,叶子细小而宽短。

芦荟的养殖方法

芦荟的养殖方法

浏览:272
芦荟畏寒,怕积水,还会得黑斑病。芦荟在5℃左右就回停止生长,0℃时就会冻伤。这种您都知道吗?本文详细介绍了芦荟的种植方法。
添加时间:2014年07月22日 更新时间:2014年09月10日
怎样挽救头重脚轻的光杆芦荟
挽救措施:将该芦荟从叶片基向下数,保留10~15厘米一段光杆处拦腰截断,趁湿润立即蘸一层事先备好的硫磺粉末,放置在荫凉通风处晾3~5日,切勿被水浸雨淋。同时,准备好足够的纯净河沙作为再生根的介质。
添加时间:2014年06月21日 更新时间:2014年10月02日
盆栽芦荟应注意些什么
培养土。盆栽培养土需选择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;盆栽芦荟一般以盆土稍干为宜;温度。室内栽培要放在通风良好、散射光充足的地方;上盆时施足基肥,冬季休眠期停止施肥。
添加时间:2014年06月23日 更新时间:2014年10月02日
芦荟叶片出现白斑怎么办
一旦发现白斑,立即用70%甲基托布津800~1000倍液喷洒,每隔10天喷1次,连续喷2~3次;发现白斑立即减少浇水,停止施肥,同时应注意通风与光照;白斑严重时要清除受害部位,以防止蔓延,
添加时间:2014年07月20日 更新时间:2014年10月02日
芦荟烂根怎么办

芦荟烂根怎么办

浏览:1430
用锋利小刀将腐烂部分彻底切除,切口要平整;选择透气性好、保湿性强、排水良好的基质;芦荟从新上盆后稍加压实,不用浇水,放入温度不低于5的室内;隔个半月浇1次水,每隔一周向叶面喷水一次。经精心管理,便会长出新根。
添加时间:2014年06月21日 更新时间:2014年10月02日
怎样科学繁殖芦荟
科学繁殖芦荟的方法:分株法。盆栽芦荟培养到一定时期,从根基部会长出许多有根的小株,在进行翻盆换土时,从盆中磕出全株,把过密的侧芽,从母株中剥离后另行分种即可;
添加时间:2014年06月23日 更新时间:2014年10月02日
怎样科学养护芦荟

怎样科学养护芦荟

浏览:1261
芦荟喜温暖湿润环境,但在炎热干燥的阳台上也能生长;喜阳光充足,却又能耐阴,在室内只要有散射阳光也能生长良好;喜酸性土壤。
添加时间:2014年05月16日 更新时间:2014年10月02日
记录20条 当前1/3页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